細菌感染是臨床上常見的感染性疾病,抗生素的使用**降低了感染患者的死亡率。然而由于抗生素的濫用,耐藥菌出現的頻率急速攀升,這給感染性疾病的**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因此,人們亟待開發新型的低耐藥性抗菌劑以**耐藥菌感染。
近年來,多功能納米抗菌劑因其耐藥性低且在耐藥菌感染上的優越性能而備受人們的關注。早在公元前1000年,銀作為抗菌劑在鞋襪除臭、婦用凝膠等領域已被廣泛運用。但高表面能的銀納米極易聚集,導致其分散性差,銀離子釋放量降低、抗菌性能變差。針對這一問題,人們已合成出多種銀納米復合材料以改善其分散性并提升銀離子的釋放性能。新研究表明,將光熱劑引入銀納米復合材料是一個具有優勢的解決策略。一方面,在激光照射下,光熱劑可產生局部高溫殺死細菌并破壞生物膜使銀離子能夠更好的滲入膜內,根除細菌;另一方面,超熱短時間內可實現高濃度的銀離子釋放,實現對細菌的****。與常規抗生素療法相比,光熱療法與傳統銀抗菌性能的結合作為抗感染**的潛在途徑,具有一些不可比擬的優勢,例如遠程可控性、可忽略的耐藥性以及較低的副作用等。
南京工業大學董曉臣教授與合作者根據以上情況,通過原位生長銀-鉍納米顆粒構建了介孔二氧化硅負載的銀-鉍納米復合材料,以解決銀易聚集以及光熱劑鉍易氧化的關鍵問題,在激光照射下,實現了光熱增強銀離子釋放的聯合抗菌**。體外實驗結果表明,Ag-Bi@SiO2納米粒子可實現光熱增強的銀離子釋放,**破壞細胞膜和生物膜,實現對成熟生物膜的**清除;體內實驗結果證實,Ag-Bi@SiO2納米粒子具有**的協同抗菌作用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這些實驗結果表明,Ag-Bi@SiO2納米粒子作為新型抗菌材料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此外,多孔Ag-Bi@SiO2納米粒子可用作抗生素、光敏劑和其他抗菌**的載體,為后期多功能抗菌材料的構建提供很好的聚集和輸送平臺。相關結果以“Mesoporous Silica Supported Silver-Bismuth Nanoparticles as Photothermal Agents for Skin Infection Synergistic Antibacterial Therapy”為題,在線發表在Small(DOI: 10.1002/smll.202000436)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