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激活延遲熒光(TADF)材料是繼有機熒光材料和有機磷光材料之后發展的第三代有機發光材料。該類材料一般具有小的單線態-三線態能級差(DEST),三線態激子可以通過反系間穿越轉變成單線態激子發光。這可以充分利用電激發下形成的單線態激子和三線態激子,器件的內量子效率可以達到**。
與傳統的磷光材料相比,熱激活延遲熒光材料避免了使用昂貴的重金屬,成本較低,此外使用更加穩定的熒光材料代替磷光材料,器件的效率和光譜穩定性均有所提高,因此熱激活延遲熒光材料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成為有機發光二極管研究領域的熱點方向。
TADF材料可分為有機小分子材料以及有機高分子材料。
有機小分子TADF材料具有分子結構**、純度高(可通過重結晶和真空升華實現)發光效率高和可多功能化學修飾等優點,該方面的研究進展包括:
2015年,Yamamoto研究組以三苯基三嗪為電子受體,以咔唑樹枝為電子給體,采用收斂法合成了樹枝狀TADF材料PD-1。 理論計算結果表明,PD-1的HOMO分布在外圍咔唑樹枝單元,LUMO分布在中心三苯基三嗪單元,HOMO和LUMO之間的重疊程度較小,因此PD-1表現出較小的Δ EST(0.06 eV)。 器件評價結果表明,基于PD-1制備的非摻雜器件的外量子效率為1.5%。
2015年,吉林大學報道了**個近紅外TADF分子TPA-DCPP。它的非摻雜OLED器件表現出的外部量子效率(EQE)為2.1%,在摻雜器件中實現了接近10%的**EQE,發射帶在λ=668nm處,這與具有相似電致發光光譜的**的深紅(DR)或近紅外(NIR)磷光OLED相當。
2017年,南京理工大學團隊設計并合成了以三苯胺(TPA)和喹喔啉-6,7-二腈(QCN)分別用作電子給體和受體的獨特的D-π-A型TADF化合物TPA-QCN,在溶液中具有橙紅色發射的TPA-QCN分子用作摻雜劑制備的高摻雜濃度薄膜和純膜分別表現出**的DR和NIR發射。高濃度摻雜后制備的OLED器件的EQE值達到14.5%,且PLQY能夠保持在較高水平(70%~47%)。

西安齊岳生物是國內的光電材料供應商,我們可以提供各種基礎的熱延遲熒光材料TADF材料,也提供TADF材料的定制合成。
2CzPN | cas:1416881-50-9 |
4CzPN | cas:1416881-51-0 |
4CzIPN | cas:1416881-52-1 |
4CzTPN | cas:1416881-53-2 |
4CzTPN-Ph | cas:1416881-55-4 |
4CzTPN-Bu | |
4CzPN-Ph | |
4CzPN-Bu | |
DMAC-DPS | cas:1477512-32-5 |
DPEPO | cas:808142-23-6 |
BCPO | cas:1233407-28-7 |
AQ(PhDPA)2,b1 | cas:1640978-33-1 |
Ac-VPN | cas:1784766-38-6 |
Px-VPN | cas:1784766-39-7 |
Ac-CNP | cas:1883400-34-7 |
Px-CNP | cas:1883400-36-9 |
DMAc-MPM | cas:1870041-76-1 |
DMAc-PPM | cas:1870041-75-0 |
DPAc-MPM | cas:2019165-20-7 |
DPAc-PPM | cas:2019165-21-8 |
DACT-II | cas:1613074-59-1 |
PXZ-TRZ | cas:1411910-25-2 |
PXZ-DPS | cas:1477511-57-1 |
DMAc-TRZ | cas:1628752-98-6 |
Cz-DPS | cas:733038-89-6 |
BuCz-DPS(t-Cz-DPS) | cas:1396165-20-0 |
特別提示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文中涉及科研材料均可以提供哦!